Skip to content

从「同訓異字」说起

March 26, 2022

在日语里,「同訓異字」指词语中汉字不同但训读(汉字的日本读法)相同。例如:

  • あと:後・痕・跡 
  • のせる:乗せる・載せる
  • あける:開ける・明ける・空ける
  • おさえる:押さえる・抑える
  • すぐれる:優れる・勝れる

不同的汉字表示通常有些许不同的意思。例如「載せる」从车的角度,「乗せる」从人的角度。「あける」一组差别比较明显,分别是在「打开」、「天明」以及「空出」中的意思。

同时也发现,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正好对应于这些同训的汉字:「痕迹」、「承载」、「开明」、「压抑」又或是「优胜」。在感到神奇的同时也会觉得这不仅是巧合:毕竟日语最初确定训读的时候,必然考虑到了汉字本身的意思。因此「同訓異字」中不同的汉字之间天然有着关联,也是成为双音节词的基础。那么这些汉字组成的双音节词,各自有着怎样的历史?

「痕跡」在古汉语中既有出现。根据《辞源》(下文中文解释均出自此书):

痕跡:事物留下的迹象。跡,亦作“蹟”、“迹”。 全唐詩八〇六寒山詩之二〇二:“泯時萬象無痕跡,舒處周流徧大千。”

而日语中同样有「痕跡/こんせき」,两字均为音读,含义也与古汉语相同。所以:「痕跡」或许很早就在汉语中出现并传入了日语。

「承载」则略有不同。在现代汉语中,承载有时是「承受负载」之意,如「承载量」。有时则是在一种更抽象的意义上使用:「承载情感」,而这一意义在古汉语中亦有类似用法:「 朱子語類:為學須是切實為己,則安靜篤實,承載得許多道理」。相反,日文里虽有「乗載」一词,但仅仅有具体的意思。所以:「承载」作为双音节词含有的意义比各自单独的意义要更加抽象,且是汉语独有的。

「开明」与「痕迹」类似,古代既有且含义丰富。「压抑」同样,在古汉语中既有具体/抽象两方含义:

㊀沉鬱。 唐李商隱李義山文集四唐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後序:“其詳緩柔潤,壓抑趨儒,如以一國買人一笑,如以萬世換人一朝。”㊁抑制,壓低。 宋梅堯臣宛陵集三八傷驥詩:“馳騁心獨存,壓抑頭不起。”

最后,「优胜」似乎是唯一一个古汉语中不存在的词语。在现代汉语中与两个单字意思差别也不大,有时指「优良」有时指「取胜」。

因此,令我有些意外的结论或许是:同訓異字词中汉字组成的词语,通常并非「和制汉语(取缔、电话…)」,亦非新创且注重抽象含义的词语。相反,这些双音节词常在古汉语中就已存在,并具有与现代汉语中十分接近的含义,而在日语中常常并不存在对应。

PrevNext